网站首页    科普知识    精神病科普知识(十二)
创建时间:2022-06-10 17:13

精神病科普知识(十二)

精神病科普知识(十二)

精神病患者节假日注意事项

春节将至,虽然疫情阴霾依然笼罩,但阻挡不了传统节日带给大家的喜悦。家人团聚,走亲访友,好友相聚,把酒言欢,贴春联,看春晚,抢红包等,都是春节假期的保留节目。但对于曾经受过精神疾病折磨的患者朋友,春节期间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呢?为了让患者和家属朋友,过一个祥和的春节,我们特意整理了春节期间要遵守的“五要”原则,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患者朋友欢度春节,预防复发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药物要充足:

全球疫情局势严峻,春节期间人群流动较大,尽量减少外出,保护自己和他人。

最好节前安排一次门诊复查,把药物备足,以防疫情反复,或“不经意”处于疫区被隔离,导致储备药物不足而出现焦虑情绪,或因药物不够而延误治疗。如有需要,也可就近至当地医院复诊或正规药房买药。

提前通过医院官方信息渠道(网页、公众号、咨询电话等),获悉医院在春节期间的门诊时间,去医院前务必做好个人防护。切勿因只去特定医院或只看特定医生,而停药等待,影响治疗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息要规律

今年的春节,居家可能会成为假期的主要度过方式。窝在沙发里或躺在床上看联欢会、冬奥会比赛以及打游戏可能会成为最触手可及的娱乐项目。

对于我们精神障碍患者朋友,要注意积极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,减少白天卧床时间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和兴奋,培养规律的生物钟。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,促进情绪稳定,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。

处于康复期的患者,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家务和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等有氧运动,也可与力量练习及柔韧性练习相结合。运动频率宜每周 3 ~ 5 次,每次至少 30分钟。运动强度,以患者自选的、能接受的强度为宜,运动形式建议与家人结伴进行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饮食要节制、忌饮酒

春节期间,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美味的菜肴,同时部分精神科药物会导致患者食欲增加,患者易出现饮食过量、体重增加、代谢异常。

因此春节期间,要均衡饮食,并控制总热量的摄入,控制体重。部分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便秘,还要保证饮食的合理多样化,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,适当的进行运动。

尽量避免饮用咖啡、可乐、浓茶等易引起兴奋的饮料。切记不要饮酒,酒精会影响药物的代谢,从而影响药效;服药期间饮酒,加重肝脏负担,增加肝损害的可能。所以“把酒言欢”这个环节,还是用其他活动替代吧。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服药要准确

即使精神疾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,精神科药物治疗也需要一定的巩固期和维持期。不规律服药和过早减药、停药是精神科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。大家千万不要迷信“过节不吃药,吃药不吉利”的说法,也不要因为“玩得太高兴忘记服药”,更不要因为“担心被他人发现患有精神疾病而断药”。

可使用设定闹钟等方式提醒自己服药,更换包装瓶等方式减轻病耻感。对于不能自我管理药物或依从性差的患者,由家属保管药品,提醒和监督患者服药,避免出现少服、漏服、误服等情况。

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,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。家属需了解,精神疾病常见复发征兆

五、关爱要给足

患者可能会因患病而感到自卑,而家庭的温暖、鼓励和支持,是患者恢复自信心的源泉。

过节期间,家属应多陪伴和关心患者,倾听患者想法,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。避免患者独居,以免与春节的热闹气氛形成落差,引起情绪波动。亲友要尊重和理解患者,尽量避免造成患者情绪波动的言语和行为,注意稳定其情绪。





投诉渠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