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见酒精依赖患者子女,看见被忽视的伤害
看见酒精依赖患者子女,看见被忽视的伤害
酒精依赖患者身心长时间遭受着酒精的伤害,与此同时,他们身边的家人,也痛苦不堪。之前我们聊过酒精依赖患者的家属们是怎样的状态,以及如何调适(毛姆小说中的“酒依赖”),今天接着这个内容,来关注下一个经常被忽视,但却常常受伤害的群体——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。
一、看见它们
我们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和生活中,经常会遇到酒精依赖患者子女,他们如果不是因为出现了心理困扰,大概率不会来到诊室,与我们聊父亲或母亲饮酒的事儿,以及重启从小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感受。2020年,我们深度访谈了这样一些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,静静听着他们讲述童年的过往。
访谈中,很多人从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就经常饮酒,一喝酒,内向的父亲变得很健谈,但说的话却让孩子很不舒服,可能是重复说着“车轱辘话”,可能是“慷慨激昂、指点江山”。逢年过节,饮酒后的父亲让孩子在记忆里对节日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,过节意味着又要有家庭冲突、暴风骤雨来临,过节等同于劫难……
平素未饮酒的父亲,安静得像空气,没有太多的嘘寒问暖和情感交流。父亲在喝酒与不喝酒的时候形成了巨大反差,这让孩子们内心太过“分裂”。他们会想,这个人我到底是爱呢还是恨呢,今天这个人会是什么样、会让我怎么面对呢。
这些孩子在孩提时代是敏感、谨慎的,甚至是屈辱的。有一位子女说到,“我放学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,外边一有脚步声我就很紧张,我甚至可以从脚步声的轻重和节奏来判断他有没有喝醉”;另一位子女说,“从小我就怕过年,过年我爸肯定每天喝得烂醉,我爸妈经常吵架、打架,我真的想离家出走”;还有的子女说,“我从不带同学回家玩,因为担心会被别人知道家里的情况”。
他们小时候的经历无法诉说,也无人真的能懂他们的经历,时隔多年,重揭伤疤,仍会心痛泪流,可见童年的种种对成年后的心理仍然会有很多影响。
二、了解伤害
1、不同阶段的伤害
在胎儿、婴儿期,女性孕期中度到重度饮酒对胎儿的健康会有不利影响,会导致一系列躯体、认知、行为问题,比如智力低下、骨骼关节异常、器官畸形等等,即胎儿酒精综合征。孕妈饮酒量越大、频率越高、时间越长,越会造成对胎儿更加严重的损害。
在儿童、青少年阶段,酒精会给孩子带来更为间接而广泛的不良影响,这些影响比胎儿酒精综合征更隐匿,现在国内还没有任何专业服务机构关注、帮助这个群体,在国外相关机构也并不多见。一些研究发现,酒精依赖患者子女这个阶段出现吸烟、饮酒、使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质、出现抑郁焦虑等其他精神心理问题、出现学业问题的比例更高。
在成年阶段,他们出现饮酒问题、婚姻困难、社会经济地位低下、失业等精神和社会问题的情况也更为多见。
2、多个层面的伤害I
父母什么时候喝酒、以何种方式喝酒,是社交时候喝还是自己在家喝,和饮酒方式、用酒精处理压力和情绪的模式等会传递给孩子,孩子会把饮酒当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父母长期饮酒还会影响自身的情绪控制、判断和对环境的反应,尤其是在醉酒或酒精戒断期,可能会乱发脾气、乱加指责,甚至拿孩子一点儿小事来发泄自己的情绪,无意中就造成了对孩子心灵的伤害。
而孩子在身体不适或情绪波动的时候,饮酒的父母没法及时进行恰当地回应,比如带孩子去医院、更周到的生活照料、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等。
因此,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可能会遭受躯体忽视、情感忽视、虐待、家庭暴力,年纪小的孩子可能会影响身体和心理的生长发育,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和家长情感疏离、叛逆。
父母饮酒后没法很好地在孩子的学习、生活中高质量地陪伴,比如缺席的家长会、失约的家庭活动……大一点儿的孩子甚至还需要帮着照料醉酒后的父母,搀扶走路不稳的大人、清理他们呕吐后的污物、清扫充满酒气的屋子。
不止如此,孩子由于照料父母导致没法外出参加同龄人的活动,导致孩子自己的社交活动减少,在青少年阶段最重要的人际关系——同辈关系,得不到沃土滋养。
父母花钱买酒,酒带来的经济损耗有直接和间接之分。长此以往的买酒付账,积少成多,直接消耗增加;同时可能受到饮酒、醉酒对工作能力、工作时间等的影响,间接导致家庭收入下降,这会限制子女生活消费,比如没有经济能力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不能去游泳、画画、营地活动、学乐器等。
父母因为醉酒或外出买酒,照顾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,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。同时看管教育孩子不力,以及孩子的效仿行为,可能会让子女很早地尝试饮酒、吸烟或使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质,甚至出现情绪问题、认知低下、违法行为等多方面问题。
三、帮助治愈
这里,我们希望郑重地告诉这些孩子们一些话,让他们能够慢慢地不再伤痛,走上疗愈之路。
1.科学认识疾病。
酒精依赖是一种疾病,它让患者深陷其中,同时危害着家庭中的每个人。所以,破坏家庭的罪魁祸首,就是这个疾病。
一旦成瘾,人就会受酒精控制,大脑想的事、身体做的事都受酒精指使,如果不照着做,这个人会很难受。
饮酒的人有的时候用酒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,但是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,他们的情绪和压力最后会因为长期的饮酒而愈加严重。
2.分清界限。
子女可以把对待父母饮酒的态度和对待父母的情感分开来看待,TA饮酒≠TA讨厌我,TA饮酒≠我没有价值,TA饮酒=TA生病了。
3.处理怨恨,积极寻求自我情绪改善。
父母并不能因为生病就有权力让孩子接受或忽略他们曾经/现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,有的伤痛从脑中淡化,但身体仍有记忆。这些孩子在认识自己的时候、与同龄人相处的时候、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,那些伤痛可能会以一种无法识别的方式干扰孩子的正常生活。
但自我疗愈,不是从仇恨和决裂开始,而是要从认识酒精依赖这个疾病开始,从学会接纳和尊重自己的情绪、感受出发,曾经的委屈、孤独、怨恨、失望、害怕等所有情绪都是真实的,自己的伤害是可以表达的,可以寻求支持和帮助的。可以通过自我成长、医学咨询、心理治疗等方法实现疗愈。
4.放下拯救情结,但不放弃生活中的希望。
很多孩子想要拯救饮酒者和这个家,用尽各种方法,自我耗竭且效果不佳。放下自我拯救的情结,通过接触成瘾专业的医生、嗜酒者家属互助会,获得支持和经验,与医生、其他家属一起,寻找更多可行的方法帮助饮酒者戒酒或减少酒精带来的伤害。
心怀向往和希望,不断成长,有一天可能会感动于,曾经遭受酒精折磨的家人和自己,已经走出了困局,所有的经历让自己和所爱之人更加亲密。如果没有实现美好的愿景,至少也能云淡风轻、笑看过往。